很喜欢这句话:“酒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,它无孔不入。忧愁要它,欢乐也要它;孤独要它,群体也要它;天气好了要它,风霜雨雪也要它;爱情要它,失恋也要它;诞生要它,死亡也要它;恶人要它,善人也要它;当官的要它,百姓更离不开它;有文化的要它,大老粗也爱它。”如果说茶是文化人的品味,那么酒就是普通人的日常,可忧愁,可欢乐,

很喜欢这句话:
“酒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,它无孔不入。忧愁要它,欢乐也要它;孤独要它,群体也要它;天气好了要它,风霜雨雪也要它;爱情要它,失恋也要它;诞生要它,死亡也要它;恶人要它,善人也要它;当官的要它,百姓更离不开它;有文化的要它,大老粗也爱它。”
如果说茶是文化人的品味,那么酒就是普通人的日常,可忧愁,可欢乐,可阳春白雪,可下里巴人,犹如食物一般,是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。
人生如酒,由辛到甘,先辣后醇,浮沉独品,醉醒各半,仿佛在品味自己的人生。
01.浮沉独品
主持人董卿说过:
“我现在正在渡这辈子最难渡的劫,渡过去了就是重生,渡不过去就是活该,我深知这劫,只有自己帮自己,悲喜自渡,他人难悟。”
每个人的生活,都是自己的劫,没有谁可以帮助你什么。
苦也好,甜也罢,只有自己能品味其中滋味。
一杯美酒,从粒粒饱满的粮食,到杯中的液体黄金,也是经历了重重磨难。
翻炒、蒸馏、窖藏,一次次苦难,才有了入喉的甘冽。
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,面对劫难的态度也从最初秀才一样文质彬彬,变成勇士般奋力反抗,最终还是老者般大智若愚,难得糊涂,恰如你我饮酒的模样。
传说酒圣杜康当年做夏朝国君的时候,国力充沛,粮食堆积如山,于是决定要酿酒。
没想到,酒是酿出来了,但品起来少了那么点韵味。
杜康百思不得其解,正当他决定放弃的时候,有一个白胡子老头闯入了他的梦里。
老头说道:欲得酒中真味,需要在三天内集齐有缘人的三滴血,以其为酒引,方得真正的的美酒。
杜康睡醒以后,就拿上自己吃饭的碗,来到老人指引的地点,等待有缘人。
前两天一无所获,第三天来了一个书生留下了一滴血,然后来了一个将军留下一滴血。
但眼看太阳都要落山了,第三个人却迟迟没有到来。
正当杜康着急时,恰巧一个傻子经过了,杜康不管三七二十一,上去抓住傻子的手,取了一滴血进碗里。
以三滴血为酒引,终得美酒,但也正因为这三滴血,我们刚喝酒时,犹如书生一般书,举杯文雅,斯斯文文;酒过三旬就化身为将军,豪放兴起;饮酒至最后就成了傻子,糊糊涂涂,疯疯傻傻。
人生如酒,面对生活的磨难从开始的被动接受,到奋起抗争,最终看淡世间万物,大智若愚,坦然面对。
少年不欺穷,中年不怒争,老年不较真,酒醉时浮沉,酒醒时独品,这就是人生。

02.醉醒各半
晏几道曾在《蝶恋花》中写道:醉别西楼醒不记,春梦秋云,聚散真容易。
有人说,浮生若梦,一半清醒,一半醉,是最好的状态。
照这样说来,最了解这种半梦半醒状态的,恐怕是诗仙李白了。
与其说盛唐成就了李白,不如说盛唐的酒成就了李白,相比较于诗仙,很多人觉得酒仙的称号更加适合他。
李白生于则天女皇之治,长于盛唐之世,殁于大唐衰败之始。
他对于酒从不挑剔。“因招白衣人,笑酌黄花菊”,可以是菊花酒;“已闻清比圣,复道浊如贤”,可以是米酒;“白酒新熟山中归,黄鸡啄黍秋正肥”,可以是新做好的清酒。
他对下酒菜亦不在意,可以煮个牛肉,“烹关宰牛且为乐,会须一饮三百杯”;可以是烧个鸡鸭,“呼童烹鸡酌白酒,儿女嬉笑牵人衣”;也可以是零食小吃,“玉盘杨梅为君设,吴盐如花皎白雪”。
他对醉酒之后的行为也从来不压抑,可以斗酒诗百篇,可以对影成三人,亦可以让当朝宠臣高力士跪着给自己脱下厚重的马靴。
作家刘敬堂在《李白传》中,这样评价他:“酒入豪肠,七分酿成了月光,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,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。”
醉时,宠辱不惊;醒时,云淡风轻。
人生的路坎坷崎岖,有过年少轻狂,也有过世态炎凉,看淡了红尘,一切皆是平常。
这辈子太苦,经不起太过较真,能难得糊涂,就莫要看得太真切。
作家林清玄说:喝酒到处几可达佛家境界,试问,若能忍把浮名,换作浅酌低唱,即使天女来散花也不能着身,荣辱皆忘,前尘往事化成一缕轻烟,尽成因果,不正是佛家所谓苦修深修的境界吗?
酒要慢品,一半品其中滋味,一半品人间沧桑。

03.冷暖自知
人的一生,由青丝少年,到华发暮年,悲喜独悟,冷暖自知。
世人了解杨绛多半始于钱钟书那句,“我见到她之前,从未想到结婚;我娶了她十几年,从未后悔娶她。”
然而先生最令人佩服的是从来不会因为自己的处境,而扰乱自己内心的平静。
青春正好的先生,面对战争与动荡,虽然饱经磨难,却始终遵从自己内心,保持不争不慌的状态。
而立之年的先生,安心于茶米油盐烟火气之中,相夫教子,夫唱妇随,遵循内心的声音,感受生命的历练,在岁月中优雅地老去。
暮年的先生,先后失去自己至亲之人,只留下自己孑然一身,但她却“不乱于心,不困于情;不念过往,不畏将来”,用最平和的心态安度晚年。
世态炎凉是冷的,但她却从未抱怨什么;红尘婆娑是暖的,而这份温暖来自先生本身对生活始终如一的态度。
杨绛写道:凡事最好不要太指望人,大家都各自有难处,实在要指望也不能指望太多,指望太多就容易失望,人生路上,我们都是孤独的行者如人饮水冷暖自知,真正能帮助到你的,永远只有你自己。
一杯好酒,先得其冷,再得其暖,人生也是如此。
世间的路有千万条,唯独没有一条叫做“捷径”的路,只有感悟寂寞,握手黑暗,言和痛苦,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路。
《菜根谭》里说:“伏久者,飞必高。”
遇到人情凉薄时,安静独酌,独品冷暖,便有东山再起之时。所有的冷,都是为了等候自己红尘之中的那份暖。

凡尘心语
很喜欢村上春树的一段话:
“从今天起,你要去做一个不动声色的人。不准情绪化,不准偷偷想念,不准回头看,去过自己另外的生活!你要明白,不是所有的鱼都会生活在同一片海里。”
人生的浮沉,顿悟的醉醒、自知的冷暖,每一个人的生活都不一样,仔细想来又都一样。
烧烤摊上最快的菜是拍黄瓜,包子的第一ロ咬到的多是皮,慢慢来的都是诚意,好戏都在烟火气里。
不必焦虑谁的酒喝得急,当你平静地把该做的事都做好,生活自会把该给你的东西,在合适的时候一样一样都给自己。
喝酒要喝自己喜欢的酒,活着要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,选择自己的路,把握自己的节奏。
慢慢来,不着急,答案都在时间里,纵使人潮汹涌,我们的一桌好菜也才刚刚开席。
点个赞吧,与你我共勉。
创业项目群,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,添加 微信:niuben22 备注:小项目!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lhgongchang.com/9544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