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(红茶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)

一直以来,喝茶都是人们心目中修身养性、养生保健的首选项目,只需一小撮茶叶,一壶热水,就能享受到清澈的茶香和身体的健康。随着人们对茶水的好感度提升,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“茶水大军”中。据统计,我国饮茶者在2020年突破6亿人,且大部分喝茶者集中在中老年当中,近几年还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。预计2025年,喝茶人群将再创新高,达到7亿。只不过

一直以来,喝茶都是人们心目中修身养性、养生保健的首选项目,只需一小撮茶叶,一壶热水,就能享受到清澈的茶香和身体的健康。随着人们对茶水的好感度提升,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“茶水大军”中。

据统计,我国饮茶者在2020年突破6亿人,且大部分喝茶者集中在中老年当中,近几年还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。预计2025年,喝茶人群将再创新高,达到7亿。

茶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(红茶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)

只不过,对于喝茶这件事,人群中却有着不同的声音,特别是近期,“喝茶可能会致癌”的说法让人极为关注。那么“喝茶致癌”到底是真是假?如何才能有效实现茶水养生呢?

一、“喝茶致癌”是真的吗?

喝茶确实可能会致癌,但是,是在一定的条件下。有研究指出,饮茶量与癌症风险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。研究针对50万人进行了10年的跟踪随访,发现喝茶越多的人,患癌风险相对较高。

茶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(红茶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)

其实对于喝茶,每个人的习惯都不太一样,有些人对茶水依赖度极高,几乎每天都喝,一天的饮茶量也会比较高。而有些人喝茶,只是出于对某款茶叶的好奇心,或社交需求等因素,喝茶次数少,茶叶量也少。

如果以喝茶量作为衡量标准,那么喝茶较多的人,则天然的更容易受到茶水带来的负面影响。也因此,喝茶较多的人群,就成了患癌风险较高的人群。

还有一个问题在于,喝茶方式上,大家的习惯也有所不同。有些人喝茶随心所欲,只是将茶叶丢进热水里,泡多久、怎么泡,泡出的茶汤是什么滋味,完全没有控制过,喝的是个心情。

茶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(红茶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)

而有些人在喝茶上讲究比较多,需要洗茶、冲茶,准备专用茶具等,特别是水温方面,要以开水为最佳。殊不知,长期饮用高温茶水,恰恰会成为患癌的潜在风险,继而增加饮茶者的患癌概率。

有研究指出,茶水温度如果超过70℃,会破坏口腔黏膜、胃肠道环境。长此以往,消化道生态发生变化,则不利于机体的正常运作,甚至涉及到食物消化和营养吸收,这些对健康都非常不利。

茶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(红茶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)

然而,在掌握正确的饮茶方式后,情况就会大有不同。医学观察发现,长期饮用绿茶可降低肺癌风险,经常喝茶还能对抗咽喉细菌滋生。尤其是喜欢喝红茶的人,总死亡率明显下降。

因此,喝茶可能致癌确有其事,但只要掌握方式方法,还是可以避免负面影响,同时实现养生保健。有网友提问,茶水种类那么多,喝哪种茶更好?健康饮茶的标准又是什么?接下来就为大家解答。

茶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(红茶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)

二、科学饮茶须知

由于茶叶在原料选择、制作方式上存在差异,所以茶叶常常被分为不同种类进行售卖。常见的类型主要有红茶、绿茶两个大类,当然还有一些属性平和的休闲茶饮,比如白茶黄茶花草茶等。

什么类型的茶水对自己的健康更有好处,主要取决于个人体质。就好像食疗保健一样,体质偏寒,就多吃些温补类型的食材中和体寒,体质偏热,就多吃些相对清凉的食材降火顺气,茶水也是如此。

茶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(红茶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)

针对体寒人群,红茶属性偏温,经常饮用可用于调理体寒之症。而且红茶经过全发酵,其中的刺激性物质大幅降低,即便是肠胃不好的人群,也可以轻松驾驭。

受制作方式方面的影响,未发酵的绿茶属性一般偏凉,适合内热者饮用,配合夏季炎热的自然环境用于降火去热也是不错的做法。特别是对于爱美的女性群体,经常喝绿茶还有辅助瘦身的功效。

至于其他种类的茶水,大多属性平和,只要饮用后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,都可以正常饮用。不过,凡事都有物极必反的规律,在饮茶上,还需注意饮用方式。

茶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(红茶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)

上文中提到,水温过高会影响口腔及胃肠道环境,因此,冲茶时最好将水温控制在60℃以下。这样即便是刚冲出的茶水,也不会因为温度过高而损伤口腔及胃肠道,大幅降低致癌风险。

茶叶用量方面,需要根据饮茶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。针对体质健康人群,喝茶量每天10g左右为宜,分3至4次冲泡饮用即可。而针对饮食中油脂摄入较高的、体型偏胖的人群,则可增加到15至30g。

茶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(红茶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)

油脂摄入过量、体型偏胖者,往往需要更大剂量的茶水才能体现出其正向性作用。但只要控制好茶水的浓度,把握饮用节奏,茶水的刺激性就会降低,继而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。

总结:

有研究指出,经常喝茶在某种条件下确实会增加致癌的风险,但只要掌握正确的饮茶方式,避免水温过高、茶水过浓,还是可以实现科学养生的。各位朋友,你喜欢喝茶吗?你在喝茶上有什么讲究?

创业项目群,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,添加 微信:niuben22  备注:小项目
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@foxmail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lhgongchang.com/96635.html